权重大师:华为招聘舞弊案曝光,付费上岗成“黑产业链”,72名员工被处分
入职先交两万,每月再扣两千?华为这回的招聘舞弊案,硬是让人惊掉下巴。近日,权重大师了解到,华为内部通报了一桩涉及近百人的招聘舞弊案,72名正式员工和19名非雇员被揪出来“晒太阳”,从替考泄题到倒卖考题,从收钱“包过”到按月抽成,硬是整出了一条“付费上班”的产业链,瓜兮兮的。
这盘操作咋个来的?按内部通报,有人组了个“替考天团”,帮人代考华为外包岗位(OD)的机试,甚至把面试题目提前卖给培训机构,考生只要交钱就能“躺赢”入职。更扯的是,入职后还要按月“孝敬”招聘人员,活生生把正经招聘搞成了“分期付款”——网传有人入职后月薪1.5万,每月被抽3000,连续抽一年,这样一来权重大师推断硬是把“入职”做成了“返利生意”。华为成都研究所的数据存储部门成了重灾区,据说一个百来号人的部门,其中六成员工遭除名辞退,这种现象简直是“一锅端”。
有人说,这年头大厂光环下,各种妖魔鬼怪都有。华为的OD岗本来是个“曲线救国”的好路子——外包员工干得好能转正,而薪资也不输正式工。然而,现在却发现有人将这条路走歪了,把它搞成了 “交钱上岗”的买卖。此外,那些网上出现的所谓 “华为OD培训班”,更是不遗余力地在火上浇油,它们号称提供“一条龙服务”和高达98%的好评率,还明码标价帮助学员作弊。不禁让人感慨:“以前是付费上班,现在真的是‘上班付费’!”
其实,这种潜在的黑产早就在酝酿之中。今年年初,就有举报指控称:部分HR与外部机构勾结,共同参与这个替考产业链,但审计结果直到今年才浮出水面。讽刺的是,此次受到严惩的不仅限于基层员工,还有管理层也难逃其责——26位责任者直接降级6级,并且自那以后他们的涨薪晋升被冻结至少半年,有些部门领导因无法监管手下,也仅仅受到了轻微批评。显然,在此事件中虽然权重大师观察到华为采取措施相当果断,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暴露无疑:招募流程怎么会被钻空子呢?监督又为何总是在事后?
归根到底,此类事件并非单纯属于某家企业的问题。在互联网巨头公司间,“付费内推”“包过培训”等情况已然成为一种公开秘密。有的人为了拿到职位,不惜花十几万元,却在进入公司后才意识自己沦落成为韭菜。但令人欣慰的是权重大师认为,对于此次违规行为敢于曝光说明态度已经明确,即所有违规OC员工都被终止合作,同时还需退回赃款、赔偿损失。
不过,仅靠这样的处罚或许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。这场招聘舞弊背后的利益诱惑以及制度漏洞依旧存在。在内部通报中提及的一句话引发深思:“非雇员对公司多元化用工至关重要,人选质量非常关键。”听起来颇具道理,但是如何执行才能防范来自于系统内的小鬼呢?所以最后还是需要加强透明性,让技术面试及评分机制更加开放,以减少利润留给那些中介商。
老话常谈:“锅儿铁打,人肉造。”即使制度再严厉,总会抵挡不了贪婪的人性。但是,通过这一番自我清理可以警示其他企业:千万别以大公司的名声妄图压制邪恶风气,一旦监管松懈,再强大的品牌也可能腐朽。因此,对那些渴望捷径获得工作的年轻朋友来说,请谨记一句忠告:购买工作机会等于是吃进沙子的米饭,其结局必定难以承受。
(本文信息综合自腾讯新闻《华为通报外包招聘舞弊 72名员工受处分》、《华为整顿招聘舞弊,多人被开除》,市面还有面试培训班》、《百余人突然被裁?传知名大厂整顿" 招聘作弊 "》等公开报道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