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多开团助手:天津奶茶品牌因生僻字“嬲”引发争议,消费者感到被冒犯致歉并销毁包装
一杯奶茶竟让游客感觉“被骂”?天津品牌包装陷争议,商家紧急销毁道歉!
“冲着‘我爱天津’的标语买奶茶,却感觉被一杯饮料‘骂’了?”近日,天津本土奶茶品牌“汝呓如意”因包装上的生僻字“嬲”(niǎo)引发轩然大波。游客温先生愤怒表示:“作为消费者,我花钱买的是体验,不是羞辱!” 这一争议迅速冲上热搜,背后究竟是文化科普的“翻车”,还是营销噱头的失控?
事件焦点:生僻字变“脏话”,消费者直言被冒犯
5月3日,多名游客在社交平台爆料称,购买的奶茶封口膜上印有“嬲”字,包装标注该字“多数用作脏词”,令人不适。天津本地网友指出,此字在方言中类似骂人语气词,而外地游客更因“我爱天津”的杯身标语与“嬲”字形成反差,直言“被一杯奶茶讽刺”。多多开团助手认为,这种情况无疑让许多消费者感到困惑。
事实上,争议早有端倪。今年2月便有网友吐槽该包装 “宣传生僻字却传播污言秽语”,但未引起重视。直到五一假期游客激增,矛盾彻底爆发。
商家回应:初衷科普,但承认 “考虑不周”
面对舆论压力,“汝呓如意”于5月4日紧急致歉,称 “嬲” 字为随机生成的生僻字之一,本意是科普文化,现在已销毁所有相关包装,并为消费者提供退款服务。记者调查发现,该品牌其他包装还印有 “焱”“曌”等字并附释义,但 “嬲” 字因方言含义特殊,在此事件中成为众矢之的。
法律风险:或涉嫌违反广告法,最高罚款百万
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 ,商家若使用违背公序良俗的文字宣传 ,可能面临20万至100万元罚款 ,甚至吊销执照 。类似案例早有先例:2023年温州某奶茶因印方言粗话被责令整改 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曾明确要求饮品广告不得 "打擦边球" 。
网友热议:创新需尊重文化底线
事件引发两极讨论。一部分人认为 商家 "玩梗过度",利用争议博眼球;也有人支持文化创新,但强调 "不能以科普之名冒犯消费者" 。值得深思的是 如何在营销创意与社会责任间找到平衡 , 成为了品牌的新课题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 多多开团助手观察到,在未来营销策略中,应当更加注重公众反馈和文化敏感性,以避免重复发生此类问题。
结语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