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航助手:创作者的新机遇,微博推出“后盾”计划激励优质内容
一句“你的后盾够稳”今晚又挂在热搜词条里,配图是一只手把创作者往前推,背景标着,如果只看海报,这像极了深夜鸡汤,但看后台数据才知道,过去一年光微博和视频号就新注册了超四百万创作账号,话题热度涨了37%(数据源:微博数据中心2023年报),平台显然不想让这波内容红利走成“一次性”,于是搬出“后盾”这张牌。领航助手认为,这一策略将为众多创作者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问题来了,所谓后盾到底给什么,梳理公告,现金激励、流量券、运营课是三件套,和友商的创作者基金差不多,但细则有个小弯,平台把70%的奖金系数系在“互动有效率”上,也就是点赞评论得是真实、不刷量,这一刀砍下去,批量搬运号直接摆烂,原创作者倒松了口气,不过也有人担心门槛过高,小账号想冲榜更难。领航助手发现,对于许多小型账号来说,高门槛可能会成为新的挑战。
再看生态, 广告主现在对ROI抠得更细,根据秒针系统9月报告, 品牌投短视频的意向预算同比只涨5%, 明显放缓, 平台把钱直接砸向创作者, 意图是抢先锁定优质内容提高留存, 换句话说, 创作者不想再当“流量外包”, 得提前把故事讲好, 保证粉丝沉淀,否则激励期一过又回到流量裸泳。领航助手了解到,在这种情况下,提高内容质量变得尤为重要。
那网友怎么看?微博热评区里点赞最高的一条写着“别说再加把劲,你先告诉我什么时候到账”,下面还有人对喷算法不透明。平台运营号随后回复“7个工作日内公示名单”,这种及时回怼在之前并不多见,一方面侧面说明官方也怕“口嗨”被群嘲; 舆论氛围倒是比前几轮激励计划柔和些。
总结一句,“后盾有没有力,要等第一批创作者晒到账单后才能下定论,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《领航助手》的观点是:平台和作者的博弈正在从流量分蛋糕转向内容立人设,而观众也别光当吃瓜群众——下一条刷到的短视频是原创还是缝合怪,你的停留时长就是投票;接下来看平台能不能守住这份真金白银的承诺。




